试题贴近生活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
语文试题,总体趋于平稳,题量适中;整体来说,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精神。从总体来说,今年试题仍然比较贴近生活;从试题的选材与设题来看,小到修改病句、名著阅读,大到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,以及作文题目的设计,都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、关注社会、思考人生、历炼意志。
一“古诗文默写”题,一改去年的10选3,成为二选一(A组或B组),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在选题上不至于避实就虚,专挑会的做而侥幸得分。
二、名著阅读板块,考的是名著中的人物和事件,较有梯度,在事件考查方面,一改平时所考的某主人公的某个事例,而变成名著中的若干事例排列先后顺序,回归阅读本真,淡化功利性,考查学生是否真正阅读、欣赏和感悟。
三、作文方面,今年继续是命题作文,题目为《逗号》,乍一看,似有较大难度,但只要看看写作提示语,也是不难悟出:本次作文将课内所学标点符号的作用,巧妙地与现实生活的实际感悟及人生体验相结合。它需要调动学生平时的观察与思考基本功,挖掘学生的生活储备和思维潜能,并与标点符号——逗号巧妙联系,给人以联想和启示,较有哲理性,因而,这个作文题目应该说有一定的拔高性与深刻性。
而从学生落笔的角度来思考,也不难出新,如可以从多角度思考,写出“逗号”在现实生活中给我们的多种启示——学习上、处事上、追求上、情感上等,可以“逗号”的口吻自述“自己”的平凡而又不可或缺的生平;也可用第二人称的方法,以抒情笔调赞美小“逗号”中蕴含的大能量;还可以“逗号”为主人公写寓言,或让各种标点符号来一个小小辩论赛等,各有千秋、不拘一格也是可以做到的。